慈悲——无畏之道:大众禅修 之《佛子行三十七颂》 开示 第一期

《佛子行三十七颂》展现了一种别样的思维方式,触及日常生活的外部以及内在世界。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革命性的,超越常规的生活方式,值得去体验。”—— 竹庆本乐仁波切《佛子行三十七颂》克里斯托弗·史塔格译本前言。

阿阇黎拉帕策林诚挚地欢迎所有在现场以及线上参加大众禅修的诸位同修,并对KC16的历史沿革以及宗旨进行了简要介绍。我们的愿景是建立一处集朝圣、禅修、闭关、研修与皈依的圣地,以此纪念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锡安示现圆寂的尊胜的第十六世嘉华噶玛巴让炯日佩多杰。由于示寂之地被视为神圣且充满加持力,KC16在伊利诺伊州Wadsworth(近锡安)得以建立

止禅/安住禅

在正式开始关于《佛子行三十七颂》的开示之前——这也是阿阇黎拉帕策林将在这一新的“大众禅修”系列中教授的文本——阿阇黎指导我们进行了一座简短的止的禅修。阿阇黎特别强调了保持觉知的重要性。

《佛子行三十七颂》作者无著贤菩萨

在共同修持止禅后,通过介绍《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作者,伟大的学者以及修行者,无著贤菩萨(ca.1295-ca.1369),阿阇黎开始了他的开示。

阿阇黎分享道,无著贤菩萨自年幼时就非常慈悲,有许多的故事讲述了这一点。例如,在某一年的藏历新年期间,他盛装打扮后和同伴们玩耍归来却不着一物。其母问,你的衣服都去哪儿了?他回答说,为了给蚂蚁保暖,他把衣服都用来盖住蚁巢了。

在听闻,思考,修行佛陀的教导之后,无著乔美(Ngulchu Tokmé)被广泛尊称为格尕乔美(Gyalse Tokmé)。格尕在藏文中意为“胜者之子,” 即指佛陀的儿子。

法本:慈悲,无畏之道

上个周末,阿阇黎浅述了声闻(śrāvakas)和缘觉(pratyekabuddhas)之道,与菩萨道(字面意思为“觉悟的英雄”)的区别,分别对应于小乘大乘的道路。小乘教义强调个人解脱,而大乘之所以称为大乘在于其教义更强调修行以度化一切众生。

大乘的传统框架下,《佛子行三十七颂》扼要的讲解了慈悲的无畏之道,其中包含了三十七个关键修行。阿阇黎指出,慈悲心在开始时像一颗种子;在修行的过程中,它像水一样滋润着种子,让它生长。在修行的最终,它呈现在觉悟的成就与利他上。成为大乘的修行者,就是在修持慈悲心。这就是无畏之道——菩萨之道。

开经偈:礼赞与立誓

在逐句阐述菩萨的无畏之道修法之前,无著贤菩萨在文中以两段偈颂开篇:一是礼赞,表示敬意;二是立誓,表明此颂的目的与意图。

阿阇黎首先提到,《佛子行三十七颂》的英文版本是由我们永远深切怀念的法挚友克里斯托弗·史塔格(Christopher Stagg)翻译的。他随后诵读了第一段礼赞偈颂: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中文译文引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二谛

作者在礼赞中表达了两个要点。第一句提到了大乘传统中的二谛:世俗谛(或称相对真理)与胜义谛(或称究竟真理)。以简易的方式解释,这意味着虽然所有显现于我们眼前的现象构成了世俗现实,但它们的本质最终是空性——这即是胜义现实。换句话说,事物似乎来来去去,它们可以被感知为长短、好坏等等。然而,经过深入观察,我们会发现,任何事物都不是真正如其所显现的那样存在。

阿阇黎教导说,所有现象的究竟本质是空性的这一观点可能难以理解。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他指出宗喀巴大师通过讲解一切现象的相依性来阐明空性。 这本克里斯托弗·史塔格(Christopher Stagg)的译本看起来可能很小,但它的大小是相对的。如果有一本更小的册子,这本册子相对来说就会显得大。简而言之,认识到相依性的现实——即世俗现实,是理解空性,即究竟现实的关键。对于我们的修行来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两种真理是密不可分的。

观世音菩萨,至高无上的上师与内在的光明

在以梵文顶礼佛陀诞生地的首句之后,作者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以及其根本上师的崇敬。

为什么要向他们顶礼呢?观世音菩萨已证悟空性,并且如同颂文所示,致力于利益一切尚未明了世间万象均缺乏固有存在的轮回众生。由于他的上师具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并致力于度化一切众生,作者向他们二位顶礼,视二者为不可分割。

阿阇黎指出,像这样顶礼有助于我们意识到,我们也拥有观世音菩萨的证悟品质。阿阇黎分享了自己的上师——竹庆本乐仁波切——常用蜡烛来比喻说明这一点。当我们踏上这条变革性的无畏之道时,虽然我们都拥有同样的慈悲心灯,但它需要通过我们的修行顶礼来点燃。因此,我们首先要将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化身——与我们的法友视为一体,并以此为起点进行顶礼。

修持真正的佛法

在结束本次开示之前,阿阇黎简要地讲解了第二段偈颂: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这段阐述了作者的立意,揭示了其撰写本文的意图。在后文中将讲述的三十七颂即是菩提之道的修持法门。我们也许会探寻为何如此?

我们的常驻上师阿阇黎解释道,菩萨通过这些修行成就佛果。因此,如果我们想像菩萨一样证悟成佛,就需要按照他们的方式修持。这些修行是什么呢?正如颂文所示,这就是正法的修行。那么,何为正法呢?正法即是修持慈悲心。

修持慈悲心既是此生和来生暂时利益的因,也帮助我们避免非善的行为,从而陷入痛苦境地的果。此外,它还带来究竟利益——成就证悟或圆满佛果。

阿阇黎进一步解释道,没有修持慈悲心,就无法在此生找到真正的幸福,也没有可能实现究竟的幸福。因此,无论是为了我们的福祉,还是为了实现圆满的佛果,慈悲都是不可或缺的。

阿阇黎表示大众禅修”最新系列的第一次课程至此结束,并祝愿我们修行与诵读这部经典能成为我们开悟的因缘。阿阇黎最后邀请大家一起回向功德。

Karma Rigpai Lhamo译 Ella Peng校对

把握机会,拥抱生命的意义:大众禅修 之《佛子行三十七颂》开示 第二期

大众禅修之《佛子行三十七颂》开示第二期开始前,阿阇黎拉帕策林恭请诸位同修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静坐修持止禅

根基:诚挚的慈悲之心

在完成止禅练习后,正式开始本次《佛子行三十七颂》学习前, 阿阇黎指导我们这部经典阐述了大乘佛法的修行道路。修持大乘佛法意味着寻求彻底的觉悟或成就圆满的佛果,以此解脱自己及一切有情众生。

正如佛祖释迦摩尼在经文中所教导地,通往这一境界的唯一方法是慈悲与爱心。二者是修持其他任何法门的唯一基础。什么是诚挚的慈悲之心?阿阇黎援引其上师竹庆本乐仁波切的解释:“(慈悲之心)是一种真诚的关怀和愿意在必要时付出自己的一切,以消除有情众生之苦。” (引自: https://www.shambhala.com/snowlion_articles/entering-the-trainings-in-compassion/)

这种利他心是菩萨道修行者不可或缺的基础。继上周讨论的两句开篇颂文之后,我们开始研习第一种修行的颂文:暇满人身难得,必当把握良机。

暇满人身:稀有之机

这段颂文在两行文字中指出了第一种菩提道修行是关于暇满人身难得: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 (中文译文引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阿阇黎解释说,根据这部经典,一个人类的出生本身并不完全被视为珍贵难得。只有当具备解脱自己和诸有情众生脱离轮回的潜力或能力时,才算得上珍贵。这与经典中提到的“闲暇与圆满”相关,这些内容在《解脱宝鬘论》中由冈波巴大师开示。现在,阿阇黎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修行佛法的机会——不仅是为了自己渡过轮回之海,还如同“大船”的比喻,能够容纳许多其他有情众生共渡。

将我们所拥有的暇满人身视为帮助自己和他人从痛苦中解脱的机会,意味着我们必须好好把握它。为什么?因为这个机会难得而易失,谁知道我们何时还能再次拥有这样的良机?因此,对于一个具备诚挚的慈悲之心——菩提心的人来说,问题就变成了: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呢?

把握机遇还是错失良机

阿阇黎解释说,这首偈颂的最后两句向我们揭示了如何把握这一难得的机会,从轮回的苦海中解脱自己和一切众生: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 (中文译文引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阿阇黎在开示中提到,“无散乱”指的是一种轮回中的懈怠形式。这种懈怠可能表现为无所作为,也可能是沉溺于身、语、意的非善行为。当这种轮回的散乱成为习惯时,我们可能会堕入三恶道或痛苦的境界。一旦堕入这些境界,我们将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无法获得珍贵人身所需的“暇满资粮。这就意味着,机会叩响了门,但我们错过了它。”

经文中提到要“日夜”无散乱地修行。难道这意味着我们完全不能休息吗?阿阇黎对此分享说,他认为经文的意思可能并非如此,而是建议我们要持续不断地精进努力。

因此,为了实现自身与其他众生从轮回之海中解脱的目的,菩萨道修习者该如何做?作者在文中明确教导我们应当听闻,思考,以及禅修。阿阇黎在此强调了闻思修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聆听或学习佛陀在经典中的教法,以及大德们的注释和论典,这能帮助我们消除无明黑暗。然而,我们不能仅止步于此。正如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我们应像金匠检验黄金那样,通过加热、切割和摩擦来验证其真实性。同样,我们通过思维和深入研讨佛法,来消除任何疑惑和含混之处。

最后,我们要进行禅修。阿阇黎分享道,我们经常听到禅修的重要性,虽然禅修确实重要,但关键还是要明白禅修的核心意义:“将通过听闻和思辨所得的理解付诸实践,将我们所学或所修的内容内化,这才是禅修的真谛。”

阿阇黎评论道,总而言之,要从轮回的苦海中解脱自己和其他众生,实现这一伟大责任,我们需要通过听闻、思辨和禅修来实现。这就是菩萨道的修行。

拥抱生命的意义

很多人会探寻生命意味着什么,或者生命的目的又是什么。阿阇黎说这段经文解答了这些疑问。与其追问生命的意义与目的,我们其实可以问:“如何使生活充满意义,并赋予它一个目标?” 这一问题在本段经文中是这样回答的:通过听闻、思辨和禅修佛法教义,并修行菩萨道——即大乘之道

前面我们提到的闲暇与圆满指的是八闲暇与十圆满。其中提及了欲界中各种类型的投生,从地狱众生一直到天界的天人 [include a footnote to mention all of them] 。虽然现代科学已经带领我们已经发现了像火星和土星这样的行星,但却没有找到地狱道、饿鬼道等类似的存在。因此,许多人询问阿阇黎这些界如果确实存在,它们究竟在哪里。

《解脱宝鬘论》以及《俱舍论》中详细讲述了这些界位于何处。然而,阿阇黎指出如果试图将这些当作具体的实在境界去寻找,就会误解其真正的意义。这些经典都指出,我们投生到特定的境界,是由特定的烦恼(kleśa,指扰乱情绪或心理障碍)所致。例如,由于强烈的嗔恨,我们会堕入某种地狱道。“我们不需要真正投生到地狱道才能理解它。每当我们经历类似强烈嗔恨这样的烦恼时,地狱界就在那里,在我们自身之中。” 这种烦恼不仅会烧伤自己,还会伤害他人;因此,我们无需到别处去寻找这些境界——它们就在我们自身的体验之中。

阿阇黎继续他的讲解,强调说我们必须明白佛陀的教导是要求我们调伏并且训练我们的心。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当向外寻求地狱道,饿鬼道以及其他诸道。所有关于此的教法,都是为了调伏和训练我们的心。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点。所以,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这些不同境界的概念,它们实际上是与我们烦恼情绪或纷扰心绪的修炼有关。所有的教法都是关于如何调伏并且训练我们的内心。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

作为本次开示的总结,阿阇黎再次提到,第二节的经文所讲述的是暇满人身难得。如何使这一生富有意义?通过听闻、思辨、和禅修佛法。如同冈波巴所教,这并不是一个逐一进行的过程,虽然这样做也是好的,但应当是一个融合的修行方式。我们不断在这三种菩萨修行——听闻、思辨、禅修——之间往复进行。

随后阿阇黎带领大家完成本次学习的回向:将我们在此次修行和学习中所积累的任何功德与善行,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

Karma Rigpai Lhamo译 Ella Peng校对

Meditation for All – Every Sunday, Online and Onsite

Since October of last year, our resident teacher, Acharya Lhakpa Tshering, has offered guided meditation and short dharma teachings every Sunday at Karmapa Center 16, and friends in the area have been able to join us onsite.

As everyone is welcome, and no prior experience is needed, Acharya calls the Sunday sessions Meditation for All

We are delighted to announce that beginning January 14, 2024, Acharya’s teaching and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together, will be offered online, so that Meditation for All will, indeed, be available to all! 

Please join us onsite or online! 

For online access, please register here for the Zoom link. The sessions begin at 10 am and finish at 11:30 am Central Standard Time. Please be sure to log onto Zoom a few minutes before we start. Below, you can find a few other guidelines that will help all of us practice together in the most beneficial way possible.

KC16’s resident teacher – Acharya Lhakpa Tshering. Photo Credit: Gloria Sherab Drolma

We aspire to follow in the footsteps of His Holiness the 16th Gyalwang Karmapa by offering Meditation for All to everyone and practicing together as he once expressed: 

“I will always exert myself in dharmic recitation, proclamations, and readings. In mind, I will not flutter back and forth like a young bird on a branch. Not getting absorbed in discursive thoughts of good and bad, I will meditate, cultivating forbearance and relying on my own perceptions, not those of others. I will reflect on how best to benefit the teachings and beings.” 


Karmapa Khyen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