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无常:大众禅修 之《佛子行三十七颂》 开示 第四期

我们的常驻老师,阿阇黎,在提醒我们身体姿势的重要性——坐直但要放松——以及心灵姿势的重要性——保持觉知——之后,带领现场和线上的诸位同修开始了止禅的禅修练习。在共修结束后,阿阇黎回答了诸同修就我们之前的课程提出的一些问题。

了解我们的能力

上次的课程中,阿阇黎教导了我们关于修行初期慈悲心脆弱性的内容,将其比作嫩芽。第一个问题就针对这个主题,询问当我们身处有害环境中时该怎么办。

虽然菩提心的意思是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证得圆满觉悟,但仅仅拥有利益他人的想法是不够的。阿阇黎指出,我们还需要有能力巧妙地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否则我们可能会造成伤害。他用医护人员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他们受过专业训练,可以帮助在车祸中肢体受伤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能提供帮助的是医护人员。

(只有)证得十地菩萨果位中的一地的菩萨,才能将有害的环境转化为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物。如果那样做有益,他们甚至可以布施自己的眼睛和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凡夫俗子,我们在修行道路上更进一步之前,我们的重点应该是生起菩提心,并确保它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增长。作为初学者,如果我们看到参与或停留在有害的环境中没有益处,那么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祈愿我们将来能够改变现状,使其变得更好。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勇气可嘉的。

日常念诵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如何将这三十七颂的内容融入正式的修行和日常生活。阿阇黎说,如果我们能够每天慢慢地背诵这些偈颂,并思考其中的含义,那将会有很大的益处。

他建议每周学习一颂,并以第一颂为例:这一颂的含义是什么?这一颂如何真实不虚?我们人生的珍贵之处在于什么?以及有哪些方法可以使人生更有意义?如此体悟这些偈颂,无疑是有益的。

阿阇黎将我们对这些偈颂的理解与佛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强调佛陀的教导,例如大手印传承的指导,都是关于调伏和训练我们的心。我们不应担忧他人如何修行,而应专注于自己的心以及菩提心的培养,因为这些才是这些偈颂和教导的核心。

放下三轮

如何理解在不产生执着的情况下保持慈悲和充满慈爱这一挑战,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阿阇黎在回答中指出,在修行初期,做到没有执着的慈爱和慈悲确实非常不容易。他说:“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想要不产生执着,其中总是会包含一定程度的执着。”

那么,培养不带执着的慈爱和慈悲的方法是什么呢?在大乘传统中,培养这种慈爱和慈悲的方法是从将慈爱和慈悲扩展到我们身边亲近的人开始:我们的母亲、家人、朋友和亲戚。慢慢地,我们可以增强和扩展我们的慈爱和慈悲,使其包含我们不喜欢或视为敌人的人,以及我们完全不认识的众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逐渐趋向不带执着的慈爱和慈悲。

此外,阿阇黎指出,在大乘道上,我们的修行总是需要包含慈爱和慈悲的善巧方便,并与智慧相结合。他说:“如果方法中没有智慧,那么它实际上会成为痛苦的根基或土壤。”

大乘教义中所说的智慧是脱离三轮的慈爱和慈悲。我们所有的行为通常都会从行为的对象、执行者以及行为本身这三个方面来思考——然而,我们需要放下的是这三轮。以这种方式将方法和智慧结合起来,最终将帮助我们成就无执的慈悲。

觉醒之心,慈悲之息

在进入下一颂的学习之前,阿阇黎对《佛子行三十七颂》做了一个总体评论:“它们都是引导我们生起菩提心,即觉醒之心的指南。我们内在的这种品质需要被激活和扩展,不仅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也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一旦我们激活了这颗觉醒之心,就必须保持它的活力。”

他举例说,当心脏休克需要复苏时,它需要重新跳动起来。类似地,在激活菩提心之后,我们必须用慈悲之息来维系它。正如呼吸支撑着心脏的跳动一样,我们持续不断的慈悲实践维系着我们的菩提心。

重新引导我们的心灵

阿阇黎指出,要激活和维系菩提心,我们必须明白“我们需要将我们心灵的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调动,并将我们的思想导向有益且有意义的行动。”心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支撑。“没有心,”他说,“就没有其他途径可以生起菩提心。”这表明了我们的心在培养菩提心方面的巨大能力,以及利益自己和他人的潜力。

然而,阿阇黎继续说道,我们世俗的习气行为模式会分散我们完成这一目标的注意力。我们常常受到烦恼(kleśas)的影响,尤其是三毒——贪、嗔、痴——它们构成了所有其他精神困扰的基础。因此,我们的心习惯于即时满足,而不是寻求完全的觉醒来解脱自己和所有众生。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调伏和训练我们的心,以便我们能够克服这些习性,并将自己重新导向无畏的慈悲之道。

结束问答环节后,我们开始学习第四段关于无常的偈颂。

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和接受无常

第四段偈颂内容如下: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
——中文译文选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阿阇黎指出,经文本身非常清晰易懂。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如何将其付诸实践。“放下今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将这句经文内化于心?

当我们听到无常时,我们常常会感到有些沮丧。然而,阿阇梨评论说,这只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变化。“理解无常就是接受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变化,”他说。冈波巴在他的《解脱庄严论》(也称《解脱宝鬘论》)中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概述了四种无常:

  1. 总无常: 指的是宇宙和行星,现代科学也证实它们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2. 细微无常(刹那无常): 指的是季节和其他自然循环的不断变化。
  3. 外在无常: 指的是他人的无常,例如我们的亲戚和朋友。
  4. 内在无常(自身无常): 指的是我们自身的无常,是关于向内观察我们自己。

虽然深入地思考这一点可能感觉具有挑战性,但第四颂中教导的主要修行是去看清并拥抱无常的真相。

为何执着于终将幻灭的事物

这段偈颂中的四句教导了与死亡直接相关的无常。它们揭示了轮回中的所有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终将有分离瓦解的一天。无论我们的关系和执着多么强烈,终有一天我们会与我们所执着的一切分离。这适用于我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这适用于我们的财产;这也适用于与我们最亲近的事物——我们自己的身体。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第四句中指出的菩萨道的修行——“放下今生”,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所有人、所有世俗之物,或者忽略我们的身体呢?阿阇黎评论道:“这里并非此意。‘放下今生’的真正含义是理解一切现象——人、事物以及我们自己的身体——最终都会消逝。认识到这一点使我们能够在精神上放下,同时仍然以有意义的方式充分地参与到现实世界中。如果我们有这种理解,那么一切都好。”

结语

最后,阿阇黎分享道,这些偈颂起初可能难以理解。因此,阅读和思考它们非常重要。例如,如果我们思考并深入理解这第四颂的更深层含义,那么它将帮助我们不再执着于今生是永恒的这种观念,拥抱一切变化,这对我们和他人都会有益。“所以,请阅读这首偈颂,”他说,“做自己的老师,并付诸实践。”


Karma Rigpai Lhamo译 Ella Peng校对

On the passing into parinirvāṇa of His Eminence Chöje Ayang Rinpoche

It is with heartfelt sorrow that we received the news of the passing into parinirvāṇa of the great Kagyü master, His Eminence Chöje Ayang Rinpoche. His absence will be deeply felt by many within our community and beyond.

In this time of mourning, our resident Lamas at Karmapa Center 16 are offering butter lamps and prayers to support everyone affected by this loss. We invite all to join us in honoring Rinpoche’s memory and legacy.

In heartfelt support, may the Dharma guide us.

Karmapa Center 16

舍离故乡,断除轮回干扰:大众禅修 之《佛子行三十七颂》开示 第三期

阿阇黎诚挚欢迎所有人,特别是新加入的朋友,参与我们大众禅修之《佛子行三十七颂》系列开示的第三次课程。在完成了例行开场祈请后,我们的阿阇黎针对止禅修习所使用的姿势进行简要讲解并指出如果我们的思绪在任何时候游走他处或受到干扰,我们需要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回在呼吸上,一呼一吸,然后继续禅修。

修备自身

上周日的开示中,阿阇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 阿阇黎表示《佛子行三十七颂》的第一颂中给出了答案。第一颂教导了我们如何成为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即志在于解脱自身及其他有情众生于轮回苦海与无明迷惑的修行者。我们通过听闻、思辨和禅修的实践来实现这一志愿。

菩萨道的资粮准备可以比喻为学会游泳,才能够救助溺水之人——如果你不会游泳,就无法去救助溺水者。因此,善于听闻、思辨和禅修,就相当于我们的第一堂游泳课。明白这一点后,我们开始学习第二颂。

呵护慈悲心的萌芽

第二颂内容如下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 中文译文引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阿阇黎提醒我们,大乘之道,慈悲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所有修行的基础。佛经中教导,慈悲在最初就像一粒种子。当我们努力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包括自己时,首先需要好好保护这颗萌芽的种子。我们的发心是伟大的,但能力却有限,因为慈悲与慈爱的种子才刚刚发芽,十分脆弱。

如果不保护好这株新生的芽,它将成为我们实现解脱和无上智(即圆满佛果)的障碍。当这株幼苗茁壮成长并开始结果时,我们就无需担心了。然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守护慈悲与善爱的幼苗。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这一颂所教授的内容。

滋养慈悲之心的嫩芽

这一颂讲的是远离故乡作为菩萨的修行之道。 阿阇黎分享道,当我们想到“故乡”时,可以将其理解为我们成长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自己的房屋、玩耍的地方、家庭等产生了依恋。对这些事物的依恋会像水一样激起我们的波动,推着我们不断向着那些与我们亲近的事物、地方和众生靠近。

与此相伴随的是,我们也会遇到不喜欢的人、地方和事物。对于这些,我们往往心生嗔恨或愤懑。这样一来,这些负面情绪将会烧毁我们所积累的善根和未来善行所产生的福报,也会摧毁慈悲的萌芽。

那么,为什么无著贤菩萨要写到放弃故乡呢?执着与嗔恨心会使我们忘记善为何,非善又为何;忘记该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忘记这一切,我们将堕入无明的黑暗之中,不知道该去何处,也不知道不该去何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保护慈悲的萌芽,使它得以茁壮成长,我们必须舍离故乡。

象尾

阿阇黎指出,“故乡”只是一个例子。仅仅放弃故乡并不能保证你能够摆脱执着与嗔恨。它实际上指的是任何让我们忘记该接受什么、该拒绝什么的地方或环境。那些激起执着与嗔恨的地方,是菩萨道修行者必须舍弃或远离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的阿阇黎分享了一个比喻:“如果不放弃那些引发我们心识中执着和嗔恨的对象,就像大象的尾巴被卡在门里,而大象仍试图走过门去。”我们可能离开了物理意义上的故乡,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内心深处的故乡。要摆脱执着与嗔恨,就像是将大象的尾巴从门缝中解救出来。

无故乡

无著贤菩萨所指的“隐藏的故乡”是什么呢?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故乡是对自我执着、自我珍惜,或执著于自我之存在。这是什么意思呢?阿阇黎教导说,有时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很好,我很特别。”而在其他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我不好,我很软弱。”无论我们对自己有好或坏的看法,都是我执的表现。

由于执著于“我”,便产生了“他者”的概念。而“他者”又被分别为亲朋和敌人,进而生起执着和嗔恨。正如无著贤菩萨所言:“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 因此,放弃外在的故乡并不能帮助我们放弃根本的执著;我们需要舍弃的是内心深处对“我”的执着,这才是需要放下的真正“故乡”。

于是我们该如何做?阿阇黎解释道,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我”的观念,但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我”并不存在。认识到自我空性,意味着从根本上舍弃了我们的故乡。如果我们已完全舍弃它,那么无论我们去向何处、停留何地,都不再重要,因为再没有故乡可舍。实际上,故乡自无始以来便不存在。

因此,在最开始时,放弃外在的、物理意义上的故乡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最终我们需要放弃的是内心深处的、对自我执着的隐藏故乡。这就是菩萨道的第二种修行。

毒害慈悲的萌芽

第三颂与第二颂紧密相关,但它指向的是相反的方向。颂文如下: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如果贪执、嗔恨和无明这三种烦恼存在于我们的心识中,它们将成为修行善法的障碍。因此,这三种烦恼被称为“三毒”。阿阇黎评论说,这些烦恼并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摒除或得以净化。然而,如果不放弃它们,它们会毒害慈悲的萌芽。因此我们应当理解,修持菩萨之道,我们必须舍离故乡,以减少烦恼,摒弃我们通常专注的自我珍惜之心态。

舍离外在和内心的故乡意味着我们远离贪执和嗔恨等烦恼。由于不再处于负面环境中,我们的烦恼情绪逐渐减少。同样,因没有干扰,善业自然增长。这将有助于慈悲萌芽的茁壮成长。

远离轮回的干扰

阿阇黎解释道,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善法修行指的是六波罗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如经文所示,当我们身处寂静之地,善行自然增长。与因无明而陷入昏暗不同,”通过清明的觉察,佛法的确定性便能生起。”

那么,“保持在寂静之处”是什么意思呢?就像外在和内在的故乡一样,“寂静之处”也可以从两种角度来理解。通常,我们把寂静之处理解为远离故乡,指的是物理意义上的距离。然而,此处寂静之地意味着摆脱轮回的干扰,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真正需要远离和抛弃的是三毒(贪、嗔、痴)。远离贪执、嗔恨和无明,才是真正的寂静之处。

阿阇黎接着指出,在21世纪,单纯依赖物理意义上的寂静之处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我们去哪里,”他说,“都会通过互联网、手机等与外界产生联系。像过去那样找到真正的寂静之处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如何找到这个真正的寂静之处呢?通过暂停,通过创造一个空隙,这个空隙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从烦恼的干扰中解脱出来。

总而言之,菩萨的修行是为了解脱自己和他人于轮回之苦。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如何修行?就是保持身处寂静之处。那么,真正的寂静之处是什么呢?就是远离轮回的干扰,远离我们内心的烦恼和情绪。放下轮回的干扰,并摒弃自我执着的故乡,这就是菩萨道的修行,阿阇黎总结道。

Karma Rigpai Lhamo译 Ella Peng校对

慈悲——无畏之道:大众禅修 之《佛子行三十七颂》 开示 第一期

《佛子行三十七颂》展现了一种别样的思维方式,触及日常生活的外部以及内在世界。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革命性的,超越常规的生活方式,值得去体验。”—— 竹庆本乐仁波切《佛子行三十七颂》克里斯托弗·史塔格译本前言。

阿阇黎拉帕策林诚挚地欢迎所有在现场以及线上参加大众禅修的诸位同修,并对KC16的历史沿革以及宗旨进行了简要介绍。我们的愿景是建立一处集朝圣、禅修、闭关、研修与皈依的圣地,以此纪念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锡安示现圆寂的尊胜的第十六世嘉华噶玛巴让炯日佩多杰。由于示寂之地被视为神圣且充满加持力,KC16在伊利诺伊州Wadsworth(近锡安)得以建立

止禅/安住禅

在正式开始关于《佛子行三十七颂》的开示之前——这也是阿阇黎拉帕策林将在这一新的“大众禅修”系列中教授的文本——阿阇黎指导我们进行了一座简短的止的禅修。阿阇黎特别强调了保持觉知的重要性。

《佛子行三十七颂》作者无著贤菩萨

在共同修持止禅后,通过介绍《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作者,伟大的学者以及修行者,无著贤菩萨(ca.1295-ca.1369),阿阇黎开始了他的开示。

阿阇黎分享道,无著贤菩萨自年幼时就非常慈悲,有许多的故事讲述了这一点。例如,在某一年的藏历新年期间,他盛装打扮后和同伴们玩耍归来却不着一物。其母问,你的衣服都去哪儿了?他回答说,为了给蚂蚁保暖,他把衣服都用来盖住蚁巢了。

在听闻,思考,修行佛陀的教导之后,无著乔美(Ngulchu Tokmé)被广泛尊称为格尕乔美(Gyalse Tokmé)。格尕在藏文中意为“胜者之子,” 即指佛陀的儿子。

法本:慈悲,无畏之道

上个周末,阿阇黎浅述了声闻(śrāvakas)和缘觉(pratyekabuddhas)之道,与菩萨道(字面意思为“觉悟的英雄”)的区别,分别对应于小乘大乘的道路。小乘教义强调个人解脱,而大乘之所以称为大乘在于其教义更强调修行以度化一切众生。

大乘的传统框架下,《佛子行三十七颂》扼要的讲解了慈悲的无畏之道,其中包含了三十七个关键修行。阿阇黎指出,慈悲心在开始时像一颗种子;在修行的过程中,它像水一样滋润着种子,让它生长。在修行的最终,它呈现在觉悟的成就与利他上。成为大乘的修行者,就是在修持慈悲心。这就是无畏之道——菩萨之道。

开经偈:礼赞与立誓

在逐句阐述菩萨的无畏之道修法之前,无著贤菩萨在文中以两段偈颂开篇:一是礼赞,表示敬意;二是立誓,表明此颂的目的与意图。

阿阇黎首先提到,《佛子行三十七颂》的英文版本是由我们永远深切怀念的法挚友克里斯托弗·史塔格(Christopher Stagg)翻译的。他随后诵读了第一段礼赞偈颂: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中文译文引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二谛

作者在礼赞中表达了两个要点。第一句提到了大乘传统中的二谛:世俗谛(或称相对真理)与胜义谛(或称究竟真理)。以简易的方式解释,这意味着虽然所有显现于我们眼前的现象构成了世俗现实,但它们的本质最终是空性——这即是胜义现实。换句话说,事物似乎来来去去,它们可以被感知为长短、好坏等等。然而,经过深入观察,我们会发现,任何事物都不是真正如其所显现的那样存在。

阿阇黎教导说,所有现象的究竟本质是空性的这一观点可能难以理解。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他指出宗喀巴大师通过讲解一切现象的相依性来阐明空性。 这本克里斯托弗·史塔格(Christopher Stagg)的译本看起来可能很小,但它的大小是相对的。如果有一本更小的册子,这本册子相对来说就会显得大。简而言之,认识到相依性的现实——即世俗现实,是理解空性,即究竟现实的关键。对于我们的修行来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两种真理是密不可分的。

观世音菩萨,至高无上的上师与内在的光明

在以梵文顶礼佛陀诞生地的首句之后,作者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以及其根本上师的崇敬。

为什么要向他们顶礼呢?观世音菩萨已证悟空性,并且如同颂文所示,致力于利益一切尚未明了世间万象均缺乏固有存在的轮回众生。由于他的上师具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并致力于度化一切众生,作者向他们二位顶礼,视二者为不可分割。

阿阇黎指出,像这样顶礼有助于我们意识到,我们也拥有观世音菩萨的证悟品质。阿阇黎分享了自己的上师——竹庆本乐仁波切——常用蜡烛来比喻说明这一点。当我们踏上这条变革性的无畏之道时,虽然我们都拥有同样的慈悲心灯,但它需要通过我们的修行顶礼来点燃。因此,我们首先要将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化身——与我们的法友视为一体,并以此为起点进行顶礼。

修持真正的佛法

在结束本次开示之前,阿阇黎简要地讲解了第二段偈颂: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这段阐述了作者的立意,揭示了其撰写本文的意图。在后文中将讲述的三十七颂即是菩提之道的修持法门。我们也许会探寻为何如此?

我们的常驻上师阿阇黎解释道,菩萨通过这些修行成就佛果。因此,如果我们想像菩萨一样证悟成佛,就需要按照他们的方式修持。这些修行是什么呢?正如颂文所示,这就是正法的修行。那么,何为正法呢?正法即是修持慈悲心。

修持慈悲心既是此生和来生暂时利益的因,也帮助我们避免非善的行为,从而陷入痛苦境地的果。此外,它还带来究竟利益——成就证悟或圆满佛果。

阿阇黎进一步解释道,没有修持慈悲心,就无法在此生找到真正的幸福,也没有可能实现究竟的幸福。因此,无论是为了我们的福祉,还是为了实现圆满的佛果,慈悲都是不可或缺的。

阿阇黎表示大众禅修”最新系列的第一次课程至此结束,并祝愿我们修行与诵读这部经典能成为我们开悟的因缘。阿阇黎最后邀请大家一起回向功德。

Karma Rigpai Lhamo译 Ella Peng校对

把握机会,拥抱生命的意义:大众禅修 之《佛子行三十七颂》开示 第二期

大众禅修之《佛子行三十七颂》开示第二期开始前,阿阇黎拉帕策林恭请诸位同修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静坐修持止禅

根基:诚挚的慈悲之心

在完成止禅练习后,正式开始本次《佛子行三十七颂》学习前, 阿阇黎指导我们这部经典阐述了大乘佛法的修行道路。修持大乘佛法意味着寻求彻底的觉悟或成就圆满的佛果,以此解脱自己及一切有情众生。

正如佛祖释迦摩尼在经文中所教导地,通往这一境界的唯一方法是慈悲与爱心。二者是修持其他任何法门的唯一基础。什么是诚挚的慈悲之心?阿阇黎援引其上师竹庆本乐仁波切的解释:“(慈悲之心)是一种真诚的关怀和愿意在必要时付出自己的一切,以消除有情众生之苦。” (引自: https://www.shambhala.com/snowlion_articles/entering-the-trainings-in-compassion/)

这种利他心是菩萨道修行者不可或缺的基础。继上周讨论的两句开篇颂文之后,我们开始研习第一种修行的颂文:暇满人身难得,必当把握良机。

暇满人身:稀有之机

这段颂文在两行文字中指出了第一种菩提道修行是关于暇满人身难得: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 (中文译文引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阿阇黎解释说,根据这部经典,一个人类的出生本身并不完全被视为珍贵难得。只有当具备解脱自己和诸有情众生脱离轮回的潜力或能力时,才算得上珍贵。这与经典中提到的“闲暇与圆满”相关,这些内容在《解脱宝鬘论》中由冈波巴大师开示。现在,阿阇黎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修行佛法的机会——不仅是为了自己渡过轮回之海,还如同“大船”的比喻,能够容纳许多其他有情众生共渡。

将我们所拥有的暇满人身视为帮助自己和他人从痛苦中解脱的机会,意味着我们必须好好把握它。为什么?因为这个机会难得而易失,谁知道我们何时还能再次拥有这样的良机?因此,对于一个具备诚挚的慈悲之心——菩提心的人来说,问题就变成了: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呢?

把握机遇还是错失良机

阿阇黎解释说,这首偈颂的最后两句向我们揭示了如何把握这一难得的机会,从轮回的苦海中解脱自己和一切众生: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 (中文译文引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释》

阿阇黎在开示中提到,“无散乱”指的是一种轮回中的懈怠形式。这种懈怠可能表现为无所作为,也可能是沉溺于身、语、意的非善行为。当这种轮回的散乱成为习惯时,我们可能会堕入三恶道或痛苦的境界。一旦堕入这些境界,我们将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无法获得珍贵人身所需的“暇满资粮。这就意味着,机会叩响了门,但我们错过了它。”

经文中提到要“日夜”无散乱地修行。难道这意味着我们完全不能休息吗?阿阇黎对此分享说,他认为经文的意思可能并非如此,而是建议我们要持续不断地精进努力。

因此,为了实现自身与其他众生从轮回之海中解脱的目的,菩萨道修习者该如何做?作者在文中明确教导我们应当听闻,思考,以及禅修。阿阇黎在此强调了闻思修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聆听或学习佛陀在经典中的教法,以及大德们的注释和论典,这能帮助我们消除无明黑暗。然而,我们不能仅止步于此。正如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我们应像金匠检验黄金那样,通过加热、切割和摩擦来验证其真实性。同样,我们通过思维和深入研讨佛法,来消除任何疑惑和含混之处。

最后,我们要进行禅修。阿阇黎分享道,我们经常听到禅修的重要性,虽然禅修确实重要,但关键还是要明白禅修的核心意义:“将通过听闻和思辨所得的理解付诸实践,将我们所学或所修的内容内化,这才是禅修的真谛。”

阿阇黎评论道,总而言之,要从轮回的苦海中解脱自己和其他众生,实现这一伟大责任,我们需要通过听闻、思辨和禅修来实现。这就是菩萨道的修行。

拥抱生命的意义

很多人会探寻生命意味着什么,或者生命的目的又是什么。阿阇黎说这段经文解答了这些疑问。与其追问生命的意义与目的,我们其实可以问:“如何使生活充满意义,并赋予它一个目标?” 这一问题在本段经文中是这样回答的:通过听闻、思辨和禅修佛法教义,并修行菩萨道——即大乘之道

前面我们提到的闲暇与圆满指的是八闲暇与十圆满。其中提及了欲界中各种类型的投生,从地狱众生一直到天界的天人 [include a footnote to mention all of them] 。虽然现代科学已经带领我们已经发现了像火星和土星这样的行星,但却没有找到地狱道、饿鬼道等类似的存在。因此,许多人询问阿阇黎这些界如果确实存在,它们究竟在哪里。

《解脱宝鬘论》以及《俱舍论》中详细讲述了这些界位于何处。然而,阿阇黎指出如果试图将这些当作具体的实在境界去寻找,就会误解其真正的意义。这些经典都指出,我们投生到特定的境界,是由特定的烦恼(kleśa,指扰乱情绪或心理障碍)所致。例如,由于强烈的嗔恨,我们会堕入某种地狱道。“我们不需要真正投生到地狱道才能理解它。每当我们经历类似强烈嗔恨这样的烦恼时,地狱界就在那里,在我们自身之中。” 这种烦恼不仅会烧伤自己,还会伤害他人;因此,我们无需到别处去寻找这些境界——它们就在我们自身的体验之中。

阿阇黎继续他的讲解,强调说我们必须明白佛陀的教导是要求我们调伏并且训练我们的心。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当向外寻求地狱道,饿鬼道以及其他诸道。所有关于此的教法,都是为了调伏和训练我们的心。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点。所以,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这些不同境界的概念,它们实际上是与我们烦恼情绪或纷扰心绪的修炼有关。所有的教法都是关于如何调伏并且训练我们的内心。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

作为本次开示的总结,阿阇黎再次提到,第二节的经文所讲述的是暇满人身难得。如何使这一生富有意义?通过听闻、思辨、和禅修佛法。如同冈波巴所教,这并不是一个逐一进行的过程,虽然这样做也是好的,但应当是一个融合的修行方式。我们不断在这三种菩萨修行——听闻、思辨、禅修——之间往复进行。

随后阿阇黎带领大家完成本次学习的回向:将我们在此次修行和学习中所积累的任何功德与善行,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

Karma Rigpai Lhamo译 Ella Peng校对

43rd Parinirvana Anniversary of His Holiness the 16th Karmapa

Karmapa Center 16 commemorates His Holiness the 16th Karmapa’s parinirvāṇa every year on November 5th, the day of his passing at the clinic which is now called City of Hope Cancer Treatment Center, in Zion, Illino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our resident teacher, Acharya Lhakpa Tshering, and Lama Tashi Gawa, we will be hosting a full day of pujas and practice in Tibetan. Please register below to receive the Zoom link. If you’d like to join onsite, please make sure you indicate this on the registration form. 

We are also deeply honored that our friends in Taiwan will be hosting a 16th Karmapa Guru Yoga Teaching Retreat with a special teaching by His Holiness th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as well as practices and teachings by our advisor, 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and our president, Dilyak Drupon Rinpoche, from November 1 to 3, and November 5. You can join online (via Zoom) or onsite. Teachings will be in English or Tibetan with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and Chinese. Recordings will be made available to all registrants. 

In addition to the teachings, this special retreat includes a traditional lung (oral transmission) of His Holiness the 16th Karmapa’s Guru Yoga Sadhana (from Dilyak Drupon Rinpoche), and practicing this Guru Yoga together in the presence of sacred relics of His Holiness. 

Please find a tentative schedule below. Registration includes access to both the Guru Yoga Teaching Retreat and the Parinirvana commemoration. When you register, we will share the Zoom links, how to access recordings, and other practical inform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registration in Chinese, please visit KC16 Taiwan’s Facebook Page.

May we always honor the radiant compassion and enlightened activities of His Holiness. 


Schedule

Tuesday, November 5, 2024 (at Karmapa Center 16 and online)

All times are shown in the local time zone, Central Standard Time (Chicago). Please note: Daylight Saving Time ends on November 3, 2024.

time (US Central Time, UTC-6)puja
7:00–8:00aTara
9:00–10:30aGuru Yoga (composed by Tai Situ Rinpoche)
11:00a–12:30pGuru Yoga (composed by Tai Situ Rinpoche)
2:00–3:30pGuru Yoga (composed by Tai Situ Rinpoche)
4:00–5:30pMahakala
Schedule for KC16 pujas onsite in Wadsworth, IL, USA on November 5, 2024
Click here to see the start time in your local time zone.

Please click to see the tentative schedule for His Holiness the 16th Karmapa’s Guru Yoga Teaching Retreat (Taiwan).


Registration

After making an offering (of any amount) below, a resource page with Zoom links and particip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Taiwan and KC16 Wadsworth even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emailed.

Please see the detailed schedule of pujas prior to the 43rd Parinirvāṇa Anniversary program. The Zoom link will be delivered in a confirmation email. Thank you for being part of this year’s Parinirvāṇa Activities and kind support.

An Aspiration for the World at KC16 during Nalandabodhi’s ninth 2024 Tārā Drupchen

Offering prayers, making aspirations, and many supplications to Tārā, KC16 joined Nalandabodhi’s ninth Annual Tārā Drupchen from our shrine room together with friends onsite and online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Tārā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eities in the Buddhist world and part of the Vajrayana tradition. Tārā was also one of the main practices of His Holiness the 16th Karmapa, Ranjung Rigpe Dorje, and is taught to be a very powerful practice, with vast blessings, and immeasurable kindness.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and Nalandabodhi for organizing this Tārā Drupchen, and a special thanks to our dear resident teacher, Acharya Lhakpa Tshering for his presence, practice, and guidance at KC16. 

We concluded this year by chanting the Aspiration for the World, composed by His Holiness th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In the spirit of this song, which is like a poem or doha, may we transform the world into a pure realm, a world that is equal for all, loving, warm, and where all creatures can experience peace, joy, and freedom. And, as the final words of this poem read, “filled with the many sweet scents of freedom. May we fulfill our countless and boundless wishes.”

Oṃ Tāre Tuttāre Ture Svāhā

Karmapa Khyenno! 

Offerings and Prayers on the occasion of His Holiness the 17th Karmapa’s birthday

On the occasion of His Holiness the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s birthday, resident monastics and lay visitors made special offerings and prayers at Karmapa Center 16, presided over by our dear Dilyak Drupon Rinpoche.

ཀརྨ་པ་གསུམ་པ་རང་བྱུང་རྡོ་རྗེའི་གསུངས་འཛམ་གླིང་སྤྱི་བསང་དང་། ཀརྨ་པ་ཨོ་རྒྱན་ཕྲིན་ལས་རྡོ་རྗེའི་གསུངས་གསེར་ལྡན་རྔ་སྒྲའི་བསང་མཆོད། The universal smoke offering for the world as taught by the great third Karmapa, Rangjung Dorje, and the purifying offerings with fire and the sound of the drum, as taught by the precious 17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Karmapa Khyenno!

The passing of Honorable Karma Dhondup, father of His Holiness the 17th Karmapa

His Holiness the 17th Gyalwang Karmapa’s father, Honorable Karma Dhondup, passed away on Buddha Purnima Day, the 15th day of the Vesak month (May 23, 2024).

According to the Tibetan calendar, Buddha Purnima is called “Düchen Sumdzom,” meeting three special occasions: the day when Buddha Sakyamuni was born, attained enlightenment and passed away into parinivana.

The resident lamas and members of Karmapa Center 16 in Wadsworth, Illinois, will be holding daily prayers and butter lamp offerings through the 49th day